1. 一则视频的赞美与误解
上午8:23分,来自江苏徐州的孙志立坐在录音室的桌前,戴着耳机,喝了口水。他说这是一天中,他的音质最好的时候。
作为一名英语配音员和英语老师,在孙志立17年的职业配音生涯8年的教学时间里,他已经配过7000多条英文广告,教过15000多个学生。
此刻,他又看了一眼稿子,确保接下来的配音一气呵成。他不需要什么提词器,每次录制前反复将台词牢记于心,机器打开,他微微闭着眼睛,令自己进入到那些情景之中。
孙志立擅长给英文影视里的角色配音:《变形金刚》结尾擎天柱铿锵有力的独白,《功夫熊猫》里的阿宝和师傅的对话,BBC纪录片的解说...其中最厉害的还是他模仿的《神探夏洛克》,不仅完全适应卷福的口型和快语速,就连语气里透露出的那一丝儿得意也呈现得淋漓极致。他的视频通常是将录制的现场画面和影视画面剪辑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配音时他投入的状态。
“这跟卷福的声音没什么差别啊”“声临其境”“听孙老师说英语绝对是耳朵的盛宴”,这是他经常听到的夸赞。但有时他也面临着一些“误会”。
2018年5月18日,孙志立发布了一则模仿高考英语听力的视频。这个视频就给他拉了一些“仇恨”,“原来就是你!”“5年了,听到还是瑟瑟发抖”“折磨我高中时代的英语听力背后的那个人竟然是孙老师”。面对几百万条互动,他不得不向大家反复解释,他未曾录制过高考听力,只是进行了一次模仿,这时的他才刚刚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没多久。
除了模仿外,孙志立的视频中,很大一部分是英语的教学视频:发音的正确方法、常用词汇的区分、场景英语的表达、英语方言的知识科普等等。有时他还会设计一些小故事,自导自演在国外过圣诞节的场景,或是故作一本正经地介绍英文早餐类别...
孙志立坚持着每天的创作和更新,截至目前,他的抖音已经获得7亿+的阅读量,1000万+的点赞量和将近400万的粉丝数。
2.一个配音员的沉淀
作为专业配音员,孙志立的声音低沉,颗粒清楚,是适用度较高的那一种。对于公司的广告片、宣传片等等,基本上都能满足要求。工作之外,他很喜欢BBC《非洲》纪录片里的配音。“解说员的声音非常苍老,听着这个声音,就觉得这是一个老者在给我讲述一片古老土地的故事。”此前的他未能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更高级的配音场景,于是兴致来了,就自己练习,自我回味,至于自己是怎么样的水准,他不得而知。
抖音上的走红,给他带来了新的机遇。孙志立接触到了国内一流的团队,随之而来的也是高难度和高要求的挑战。他第一次知道要把配音做到极致,需要营造很强的叙事感和意境,说话者在特定的场景下,需要一个特定的“人设”。他反复体会和训练,试图找到这种感觉。
在为一支国产酒品牌的海外宣传片配音时,他花了很久的时间去理解这20分钟小型纪录片背后的制酒故事。谷物酿造成酒,历经了时光的沉淀和人类的精心,他联想人的一生,从一个小孩,如何学习,如何长大,如何变成一个青年、中年,这体现在了他读稿子的语气变化中。“刚开始说话可以轻松一点,到中间、到最后整个它随着内容是要有一定的节奏变化,最后出现了非常浑厚的样子。”
在配中国航天局的宣传片时,虽然只有几句话,但孙志立把这几句话当成航天局的发展故事来理解它,“一开始的时候很艰难,然后慢慢的发展,起承转合。听完这几句话,就能经历中国航天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一样。”用声音去诠释我们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是一件微妙的事情。
他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在上升,这是难能可贵的。在他看来,他在抖音里拍的那些模仿视频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观众,更是一次次自己对角色理解的深化。长久以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每次配音开始前,他都会花些时间让自己先去感受里面的节奏和叙事,才会在话筒前开始他的工作。
3.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从配音的工作中,孙志立获得的是发挥自己所长的满足,而他的内心想要尝试更多的东西,比如当一名有影响力的英语老师。
在孙志立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令他印象深刻。这位学生曾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国家队400米跑的选手,后因跟腱断裂退役。经历了人生难捱的低谷后,他想以另一种身份重返奥运赛场。他找到了孙志立,决心学习同声传译。几年后,他成了奥运会上青岛市市长的同声传译员。
回想起这样的故事,孙志立感到振奋,除了这个学生对学英语的笃定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孙志立明白肢体受伤带来的不便。在孙志立的个人主页中,从来没有任何文字提到过他是位残疾人。他在六个月大的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造成了右下肢的残疾。
不过这点意外对于孙志立来说似乎不值得一提,肢体的残疾并不能影响人生选择的可能性。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一条不通,就换一条试试。而他也在摸索着找到了自己的路。
曾经的孙志立想要当一个外科医生,高考落榜,意识到自己的确没有理科天赋后,他做出了转变。第二年,他以一位美术生的身份进入了大学校园。在孙志立眼里,80后的人身上有一种家国情怀,受课本、电视里英雄人物的影响,他觉得总得做点大事儿出来。“当时就想我选一个专业的话,一定是为之奋斗终生,所以我很慎重。”选择美术专业,除了基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他更看中的是艺术生的课余时间。较多的空余时间允许他去听各个专业的课程,从而方便自己的二次选择。“听过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孙志立认真地说。
大学第一年过去,孙志立听了十几个专业的课程,其中甚至有些是隔壁学校的课。这期间他也尝试过大学生创业项目,项目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觉了英语的重要性。
“我觉得英语是一个工具性的知识,走到哪里都有用,既然现在我什么也做不了,那我就干脆先把英语学好吧。”孙志立开始了自己的英语学习。高中的他尝试过模仿VOA、BBC里面播音员的发音,在他心中,那样的声音才是真正的英文。到了大学,他的模仿更得心应手了一些。经过大半年的自学,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孙志立第一次参加市内的英语演讲,令他意外的是,自己这个美术生拿到了第一名。他的声音被专业的评委们赏识,他的英语能力被认可,这一次,他相信是英语选择了自己。
接着他考上了英语系的研究生,被国内顶尖的英语培训机构录取,开始接触配音、同译,最后一步步成为知名的英语配音员。孙志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我现在朋友全都是通过学英语和教英语认识的,周围的常去的地方也都是和英语相关的。受到社会的认可也都是和英语相关的,人生在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来自于这里。”
4. 一个老师的北漂
2018年3月,孙志立开始了北漂,这一年,他38岁。
离开徐州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一次的探索,意味着放弃自己在家乡已经颇为知名的工作室,离开温暖的家庭和安适的生活。但这是他的选择,选择了英语,就要倾之全部的精力。“我希望能把我学习口语的心得传播出去,把我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那些录音设备出发了。
孙志立相信英语不是高门槛的专业,他可以用它的方法论,带给更多人重新选择的权利。以前他写公众号传播自己的口语练习方法,但总觉得效果甚微。“我上学的时候也是通过书本上的图文知识学习音标,说实话,这样来学习语言并不高效。什么舌位剖面图,口型图,都需要花很久的时间去琢磨,结果也不一定发的对。”拿长音/i:/ 来举例,书中讲到的发音技巧是舌面要靠近上颚。而在多年的学习后,孙志立认为这个音的最核心的一个技巧是嘴角向两边用力咧开,甚至牵动脖子两边的皮肤。“对着镜子使劲咧嘴,你能感觉到脖子两边被扽紧了对吧,要达到这么夸张,就行了。这样做的时候,舌面一定是靠近上颚的,这是结果,不是方法。”
在孙志立的教学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学生避免自己学习中曾进入的这些误区。后来朋友推荐他下载了抖音,把自己总结的练习技巧用短视频拍摄出来,这样就可以直接看到哪里的嘴型变化了,如何变化的。他庆幸自己找到了最适合给学生们讲发音的地方。
曾经像很多人一样,孙志立认为短视频所传递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后来我接触了抖音之后,我觉得短视频它更像是一种知识的目录,或者说知识的索引,一分钟之内抛出一个观点,不敢兴趣就划走看下一个,感兴趣就进人主页,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和长时间去深入学习的课程相比,是一种很好的互补。”他喜欢这样的方式,“它让我对知识传播的形式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认知和见解。让我更进一步的从传统课堂之中解放出来,不需要赘述任何无关的话,简单直白地把多年总结的干货告诉大家,同时学习者拥有选择的权利,更具针对性地解决了问题。”
面对镜头,面对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孙志立变得比以前更加外向和自信了。做短视频实际上是对孙志立来说,是另一种全新的挑战。他没有给自己固定的风格,一切与英语相关的,符合他兴趣所在的,他都乐于去尝试。“其实知识是要有人的思想,有情感的表达在里面,这才是比较重要的。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教师,但我另一重配音员身份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我可以进入很多角色,可以更加生动的诠释我想要表达的内容。你看,我今天还拍了一个和猫之间的对话呢!”抖音里他的模样,更加立体了一些。
英语里有一句话“If you can do it, do it. If you can't do it, teach it.”(如果你能做到,就去做,如果你做不到,就去教别人做。)孙志立不认可这一点,可以自己做到,也可以教别人做到,这是他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所追求的。
以上就是抖音do you do的详细内容,更多抖音doyou内容请关注无极安卓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