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一出门刚走到小区门口,后脖颈就冒汗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高温橙色预警弹窗直接把屏幕占满——成都今年第一个高温预警来得比去年早了半个月。家住锦江区的张阿姨拎着菜篮子嘀咕:"这才五月就晒得人发晕,往后的日子可咋过?"
气象台最新消息显示,成都连续三年都是在5月13日这天入夏。按照标准,只要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就算夏天开始。这个日子比过去三十年的平均入夏时间提早了整整两周。隔壁小区的物业王师傅举着水管浇花时跟邻居们说:"你们没发现吗?前些年五一假期还得穿薄外套,现在五一刚过就穿短袖了。"
翻看气象记录本会发现更多细节。过去十年里,有七年夏天比正常时间长。特别是去年,整整多了二十天暑热天气。建设路开冷饮店的李老板边擦冰柜边说:"去年八月本该凉快了,结果九月中旬还有三十七八度的天。冰棍都不够卖。"
温度计上的数字越来越惊人。十年前成都夏天平均温度24.7度,现在直接涨到29.4度。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刘师傅摘下安全帽抹汗:"上午十点地面就烫脚,去年七月有一天我们工地温度计显示42度。混凝土都快晒化了。"
高温天数也在刷新纪录。2022年出现26天35度以上高温,去年这个数字变成28天。出租车司机赵师傅等红灯时跟乘客聊天:"现在五月份就能碰到高温预警,记得以前要到六月底才会这么热。"
今年才五月中旬,已经有三天突破35度大关。春熙路的奶茶店中午排起长队,店员小周忙得头也不抬:"昨天卖了四百多杯冰沙,创了开店纪录。"隔壁手机维修店的老板老陈看着温度计摇头:"我这柜台里的手机都发烫,顾客还以为是我们机器有问题。"
在成都气象局的档案室里,工作人员调出近五十年的数据对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夏季平均109天,到本世纪前二十年已经延长到120天以上。气象分析师指着曲线图解释:"不是说每年都变长,但总体趋势确实是夏天越来越长。"
高温带来的变化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菜市场的商贩给蔬菜盖上了湿布,公交司机提前检查了空调系统。连公园里下棋的老大爷都换了树荫更浓的位置。幼儿园老师正在教孩子们新编的防暑儿歌,清脆的童声飘过围墙:"小汗珠,滴滴答,多喝水,别中暑......"
看完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您家阳台上的温度计最近指向多少度了?今年夏天您打算怎么避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防暑妙招,要是觉得这些天气变化有意思,记得转发给常去跳广场舞的邻居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