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课程评价素材,STEAM教育是最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然而STEAM课程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评价STEAM教育的课程是否成功呢?本文将介绍STEAM教育的评价方法,以期为实践者提供参考。
STEAM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
赵言力阅读前说明
STEAM评价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评价方法,种类多、方式杂,并且评价更应该基于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因此,笔者在这里只是将几年来实践中对STEAM评价的经验进行分享,并不是说下面所述的方法就是全面的和正确的。笔者更希望能够给从事STEAM教育的老师们一些分享。老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课程和学生们的STEAM评价体系。
一、先说给刚接触STEAM教育的小伙伴听在这几年的STEAM教学、讲座和培训中,接触了不同背景的STEAM教育从业者。有些是像我一样,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厨子,有些从学科教育转行过来的老师们,也有些从科学创新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平移过来的小伙伴。然而,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教育评价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学科教育的老师都不知道STEAM教育需要有评价。虽然我本人不喜欢说一些意义价值的东西,但是考虑到有很多老师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是先要讲一讲STEAM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其实STEAM教育评价没有多么的高大上,教育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我们把STEAM教育评价想象成教育评价本身要去实现的目标,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教育过程中的所有主体都清楚,学生们学习情况。说的更加通俗一点,就是学生要知道自己学的咋样,老师要知道学生学的咋样,家长要知道孩子学的咋样,学校同样也要知道学生学的咋样。如果你的评价体系实现了上述的“四个咋样”,应该就是很优秀的STEAM评价体系了。
我们传统教育评价方法,就是考试,它在传统教育中可以满足我上面说的那四点。通过考试,所有的教学主体都能知道学生们知识掌握的如何。但是STEAM教育评价就不能这么简单了。相信了解的小伙伴们都知道,STEAM教育目标不止是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水平,还有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演讲技能、学习习惯等等。因此,我们自然也就清楚,不能只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们在STEAM课程中的表现,我们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所以接下来,我会针对STEAM教育中每个评价内容,来说一说我们在实践中是怎么做的。
二、STEAM教育评价体系:知识掌握评价虽然STEAM教育是培养学生们使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情况也是需要去考察的。
1、评价工具:
提问和小测验
2、评价过程:
(1)课程开始前,我们可以通过问答、抢答和小测验的形式,去了解学生们前序知识掌握的情况。基于评测的结果,来调整项目课程的教学安排。例如:在地震主题的课程中,我们通过小测验,了解到学生们对于地质构造,地震基本知识等,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减少该部分的教学。
(2)课程结束后,我们将课前的问题或小测验再次发放给学生们,考察学生们通过整个项目课程的学习后,是否完成了相关知识的掌握。
(3)课程测验的结果都要发放给学生们。课前检测后,告诉学生们要在课程中去整理这些知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在课程结束后还会对他们进行检测。课后检测后,让学生们思考分享课程中所学知识,以及在后续课程中该如何提升知识获取能力。
3、评价设计:
问答的问题或小测验的题目,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测验的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分数设置为1-4分或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课前测验和课后测验题目可以相同,但要调整题干和答案。课前测验的题型为选择、判断或填空,课后测验题目可以增加简答题或思考题。4、评价理念:
课前测验的加入,不仅可以考察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调整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们提前了解本次课程的知识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带着问题去学习。
课后测验在题目内容设置与前测一致,可以能够考察学生们是否通过课程实现了知识掌握。学生们也能通过对比课前和课后的不同表现,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STEAM教育中的测验一定要与传统教育中的考试区分开。我认为传统教育的考试更多是为了将学生们排名,最后进行升学的分配。所以老师出题会从难从怪,学生是每分必争。STEAM教育的测验只是为了检测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因此试题要与课程匹配,难度和题量适中,评价分数也不用太细。
5、评价效果:
因为很多学生还是挺看重考试成绩的,所以小测验的加入。让学生们在课上的学习更加认真投入,不会简单的认为STEAM课程只是动手做。
学生们在整个课程进展下来,能够有意识地去整理知识,记录笔记,这也是前后测相结合得到的效果。
因为STEAM教育中的测验相对简单,而且在前测时已经有了准备,所以学生们在知识掌握方面的表现都较为出色。
三、STEAM教育评价体系:项目完成评价有时候小伙伴们问我,STEAM教育如何评价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其实,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评价指标从来没有问题解决能力这一项,或者很多的评价会反应出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这里设计了项目完成评价,来对学生们问题解决能力中的大部分进行评估。然而STEAM课程每个项目都不同,不管是项目完成评价或是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都难以统一标准。可是,我们在开展教学中,又要统一标准来了解学生们的成长。下面就是我们在实际授课中,所采用的解决方法。
1、评价工具:
与项目课程相关的多个量规和工作表。其中,工作表包括实验表、产品设计表、检测(查)表、调查表等,是辅助学生们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工具;量规包括项目量规、方案量规等,是衡量学生们解决问题水平的标准。
2、评价过程:
(1)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们介绍课程中涉及到的量规,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告诉学生们他们的项目完成评价将基于这些标准。对于刚开始接触STEAM教育的学生们(尤其是小学生),可以带着他们将量规中的每一条标准过一遍。
(2)项目课程开始后,我们一般是通过一个个小任务将大的项目串联起来。每个任务都会有相关的工具表,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表来完成该任务。举例来说,在我们的《守护农田:一天一晒,草虫不在》课程中的第一个任务是制作油菜科普海报。为了帮助学生们完成该任务,我们设计了“油菜科普海报检查表”(见表1)。
表1:油菜科普海报检查表
老师告诉学生们根据这个表格中的内容,去收集资料,设计海报。当然内容不仅限于检查表上的内容,并且学生在完成后可以根据检查表对自己的海报进行评估打分。老师在学生们完成任务后,也是用该表格为学生们打分。
(3)项目课程中,有些任务和表现,不能很好地定量评价,我们会使用量规来帮助学生们实现自我评估、小组评估和教师评估。例如,在我们的《未来汽车:我的汽车零排放》课程中,需要对学生们新能源汽车设计和制作进行评估,这里就使用了“项目量规”(见表2)。
表2:项目量规
学生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以“新能源汽车设计表”作为指导,依照“项目量规”中的标准去完善自己的工作。老师也可以在项目完成时,按照该量规对学生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4)项目课程结束后,老师会根据评价量规的分数和学生工具表的分数,加权平均得到学生们的项目完成评估。我们仍是采用4分制,也就是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3、评价设计:
在评价前,就要将所有的评价量规和工具表告知学生们。工具表要根据学生们的能力和教学条件进行设计,不能过于详细,也不能过于宽松。量规包含了老师想要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只是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实验、制作、创新、援引、调查渠道、验证方法等。这是要基于学生们的情况和课程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的。引入助教,协助主教完成部分评价的工具。4、评价理念:
项目完成评价,并不等同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只能算是其中一部分。其作用是帮助学生们完成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并评估学生们的项目完成情况。
评估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估为主,但是如何能够开展班级互评的方式效果更佳。
在课程开始前要让学生们熟知评价量规,在任务开始前要指导学生们工具表的使用。听起来感觉像是告诉学生们考试答案一样,但是在STEAM课程中。这些工具表量规与其说是评价工具,更多是完成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础——这也是项目制教学中经常提到的“脚手架”。学生们必须在一开始就充分了解这些评价工具,才能顺利地开展学习探究,得到锻炼提升。
项目完成评价是贯穿整个项目课程的,每个任务都会涉及到评价,而且评价的工具和形式可能都不相同,评价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只有做到细致入微的项目评价,老师才能掌握学生们的进展,让STEAM教学不会偏离目标。
5、评价效果:
通过多种量规和工作表的评价辅助,老师能够很好地掌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通过检查学生们表格的完成情况,能够了解学生们任务开展的情况。通过量规的使用,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们持续完善小组的项目。
这种全方位的项目完成评价,基本可以将学生们项目中的表现给予全面中肯的评价。但是评价过程繁琐,工作量很大,在15人以下的小班一名老师可以完成该部分的评估。在校内40-50人的自然班,我们都是有1-2名助教协助主教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的方式,结果要比个人和教师评价效果更好。学生小组会根据量规和工具表,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能够被所有学生所接受(仅仅是老师给的评价,有时学生们不容易接受,尤其是创新性、设计等)。
未完待续……(下周更新)
STEAM教育的评价应该包括多种方法和工具,以全面反映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成就。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成绩,教师可以使用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反思日志、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思考和创新能力,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潜能并实现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