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安卓网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来源:无极安卓网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作为赛车游戏玩家,大家一定听说过《Driveclub俱乐部》这款极具代表性的赛车游戏。而现在这款经典之作终于登陆Steam平台,带来了令人期待已久的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在Steam平台上的《Driveclub俱乐部》拥有更加出色的画面表现和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让玩家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为赛车手的刺激和挑战。那么这款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究竟有何亮点和特色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这个体验晚吗?其实也不晚

尽管早在2014年10月初就正式发售,《驾驶俱乐部》的更新与完善却在其发售后的两年内源源不绝。最后一个付费DLC在2016年3月下旬随着索尼宣布关闭Evolution而推出,而最后一个免费升级包甚至直到2016年的12月初才发布。并且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升级包还包含着十几条全新的城市赛道。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到12月的最终更新发布之后,驾驶俱乐部才真正的到达了它的完全状态。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驾驶俱乐部》需要等到如此漫长的更新完毕之后才可以算作基本达到了完成状态呢?

也许发售时的评价可以看出一些细节:近乎破碎的多人联网机制、单薄的车辆选择以及各种各样的Bug。看上去这个游戏就像一个半成品,动态天气补丁直到15年初才开始加入,随后赛道和车辆名单才开始不断扩张,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无数付费DLC。看上去即使经历了延期,Evolution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在2014年秋天就完成作品,而至于这背后可能的原因,也许可以在游戏的体验过程中得到一些答案。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驾驶俱乐部》的更新密度在竞速类游戏中实属罕见,更细内容也包括这辆Skyline-GTR。画面,又见画面

下雨俱乐部、拍照俱乐部,这些调侃性的外号在发售两年多后的现在已经成为了《驾驶俱乐部》的标签。从这里也能看出《驾驶俱乐部》的画面的的确确是值得一提的,各种国内外网站上疯传的竞速类游戏画面对比中也绝对少不了它的身影,而且它最终也都是胜出者。虽然我自认为不是一位画面党,但是当首次进行游戏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承认:《驾驶俱乐部》罕见的给我的眼睛送了一颗糖果。

《驾驶俱乐部》的画面为什么令人惊叹呢?我个人的体验是得从两方面来说:车辆与场景建模贴图的精细与光影和天气效果的震撼。从建模上看,《驾驶俱乐部》中的每一辆车型都高度精准,而我最喜欢的细节则是在每一次确定比赛开始,你通过第一视角上车的时候,你都能探索到每一款车型的开门方法:有的直接拉动门把手;有的则需要把手贴近车门的感应部位,同样做了精细建模的车门会自动伸出把手;有的则需要按动车身上某个隐秘的按钮,随后车门自己会徐徐打开;还有的——没有车门,直接一脚跨进去,完事。这个小细节可能很多人会在游戏过程中并不太注意,但它的存在却依然会让你感觉到制作组在刻画每一辆车型时的认真与细心。

从场景来看《驾驶俱乐部》也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不论是苏格兰高地上古老的城堡,还是智利的荒漠上的裸岩和观测台,以及日本岐埠县的神社与民居。这些赛道周边的景物都在细节上制作的非常细致,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开放世界竞速游戏乃至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配合上比赛进行时从赛道边飘来的落叶、樱花瓣——还有塑料带,让人感觉到生动而细致。而细致,也的确是Evolution在《驾驶俱乐部》中想要做到的,也的确让他们费尽了心思。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精致而优美的景色是《驾驶俱乐部》的标签。

下面是比较枯燥的技术讲解时间:

如此细致的场景和车辆建模背后则是Evolution大幅度投入的财力和时间成本:游戏中所有赛道地形全部取材于NASA的卫星资料,并通过后期美工处理使之更符合竞速游戏的场景基调;道路上的所有纹理细节都是手工建模贴图而不是预生成,因此每一寸路面的纹理都不可能重复;一些赛道的路边总共有1200万棵树木,而植物种类超过100种,制作组为此还请教了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专家来研究不同环境下的植被生长情况;赛道设计师Neil Sproston则根据不同赛道的走向来确定观众席位置,让赛道环境更加生动。

除此之外Evolution也在车辆建模上费尽心思:每一辆赛车的多边形数量都达到了至少26万个,平均建模时间7个月。制作组也为每一辆赛车拍摄了超过1000张车内和车外照片,厂商也提供了车型设计的原始CAD数据,其中帕加尼甚至还让制作组把自己车型上独特的印有自身品牌Logo的车架螺丝也展现了出来!

这些极度细节化的展示使得《驾驶俱乐部》的场景与车辆细节达到了之前竞速游戏近乎从未达到过的新领域,从某种意义上似乎也能解释这款游戏漫长的开发时间。

除了细致的建模之外,《驾驶俱乐部》也在光影特效上拥有强大的展现:天空中所有的云都是真实存在的3D建模,以求最真实准确的光照折射;车身和涂装材质也会分层贴图,使得不同车身涂料面对不同光源时的反射都生动真实;雨天中所有景物的反射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这让《驾驶俱乐部》的雨天特效拥有了更多的细节,而不会像以往一样只不过是“晴天的景物再飘上一些雨滴”——当然了,这也是“下雨俱乐部”这个绰号的来源。甚至2015年日产汽车美国官方推特账号都被玩家的截图迷惑,以为这是现实中的摄影作品。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是的,连汽车厂商都被骗了。

如此倾尽心血的场景刻画,带来的便是实实在在的视觉享受。作为PS4的预定首发之一,《驾驶俱乐部》的目的就在于证明PS4的机能,而事实上Evolution的这款作品也着实做到了这一点。甚至直到两年多之后的现在依然是画面最好的竞速游戏,然而《驾驶俱乐部》的主要问题却不在这里——

游戏性呢?游戏性有多少?

从《驾驶俱乐部》推出直到现在,围绕它所产生的最大争议就在于此:作为一款娱乐向RAC,它的游戏性在那里呢?说到这件事情,还是得从它的自身风格讲起。

《驾驶俱乐部》很明显的一点是:它的操作手感寻求的是拟真与娱乐风格之间的一条中间路线。这条路线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其中也拥有许多著名而成功的作品。包括最早的《世嘉拉力》以及后来的《科林麦克雷拉力》正传系列,而《驾驶俱乐部》在风格上最相似的,则是我之前介绍过的一个系列——微软的第一方竞速游戏《世界街头赛车》系列。

正如我在之前那篇介绍文章中所讲(“哥谭”巡礼:聊聊《世界街头赛车》系列),《世界街头赛车》追求的是在保留车辆现实中基本特性的同时加入娱乐性的积分点数形式,并且辅以高难度的AI,从而提供一种快节奏但不缺乏基本的真实感的游戏体验。

事实上《驾驶俱乐部》在最基本的设定上也的确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低速情况下车辆都拥有相当强大的抓地力,而一旦突破了极限进行挽回却依然需要一定的技术;AI的超车方式相当霸道,如果你不能守住内线或者尽量延迟刹车则很有可能被对手推撞;同时经验系统也在催促你在比赛中做出尽可能多的特技动作——因为解锁新车是与经验等级挂钩的。而事实也可以证明这样的推论:《世界街头赛车》开发组Bizarre Creations的部分员工参与到了开发过程中,其中就包括总监Ged Talbot。

但同时,《驾驶俱乐部》也希望拥有自己的一些独特身份:如今主机网络平台的发达可以让积攒经验值的方式更加多样。在每一场比赛中游戏会自动从对战平台中下载其他玩家的特技、平均速度或者其他数据,添加到玩家的比赛路段中来实时进行挑战。这使得《驾驶俱乐部》的互动性大大加强,而高互动性也很明显是《驾驶俱乐部》所想要强调的身份。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互动性是《驾驶俱乐部》想要主打的一张品牌,但却因为早期的服务器故障而不尽如人意。

除此之外《驾驶俱乐部》本身多人模式和挑战模式的简单便捷也在证明这一点,事实上很多人推荐《驾驶俱乐部》的理由非常简单:这是市面上目前唯一一个能让你在一分钟之内就建立并准备好一场多人网络对战的竞速游戏。同时你也可以把自己在单人模式中创下的纪录轻松发布到网络上,向好友或者全网络的高手们发起挑战。如果挑战成功,报酬自然还是丰厚的经验值。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一分钟就能在菜单的各个阶段迅速完成。

然而这个特色却因为游戏发售后早期的一系列问题而完全无法施展,反而成为了负担:《驾驶俱乐部》的服务器在发售后最初的时间里都无法承受过多玩家登陆锁造成的负担,这使得游戏连正常运行都可能出现问题。失去了这个主要卖点的《驾驶俱乐部》自然受众大减,这也为它的口碑蒙上了不小的阴影。

而除去多人模式之外,《驾驶俱乐部》的本身游戏乐趣组成也在现在显得有一点“小众化”:

不同于在广袤的异国土地上用300多辆不同车型进行驰骋的对手,《驾驶俱乐部》简明扼要的菜单、迅速的加载速度、单一路程的赛道都显示着它的终点:驾驶。Evolution并不想让玩家的精力过多分散在其他地方,因此满地闲逛探究环境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尽管每一条赛道的场景建模范围一点也不小。再加上相当具有进攻性的AI以及并不友善的完赛目标,对于很多玩家来说《驾驶俱乐部》作为一款竞速类游戏的吸引力着实不太出众。

同时与《世界街头赛车》不同的是,《驾驶俱乐部》中的经验值系统也没有像Kudos系统那样格外突出,尽管拥有在线挑战这样的新奇想法的存在,但经验值在更多方面上却没有达到Kudos那样的广泛程度,同时也没有给人以更多赚取这个重要货币的念头。这个关键的游戏性吸引点似乎依然没有做到足够吸引人。这更让它的吸引力又减去了几分,结果尽管实际上比赛过程依然保持了快节奏和相当的难度,但是很多玩家却没有了追求战胜难度的欲望,这个问题成为了《驾驶俱乐部》不易受到认可的原因之一。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驾驶俱乐部》的AI很有难度,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却没有激起挑战的欲望。

但是抛去驾驶之外的种种附加乐趣之后,《驾驶俱乐部》本身索要注重的东西——驾驶,又是如何的呢?

手感,寻求娱乐与拟真之间微妙的平衡点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驾驶俱乐部》很明显是一款要走“中间路线”的作品,而实际上这条路一点也不好走,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既要让车辆的物理效果能反映出各自的特色与特点,另一方面却还得让操控难度保持在一般玩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种风格的竞速游戏在手感上必须要做到一种妥协的艺术,做好了,它就可以在娱乐向一般玩家与硬核玩家之间都得到市场;做不好,就是实实在在的两边不讨好。

那么《驾驶俱乐部》做得如何呢?我的个人感受是:相当不错。这个“不错”体现在哪里呢?其实最好看出来的一点是一个细节——轮胎形变。

其实按照我们的生活常识都可以知道:汽车轮胎在行驶的时候绝对不是铁板一块,轮胎本身就是要承受力的作用而产生形变的,这一点在过弯的时候非常明显:轮胎胎壁在此时会发生变形,与地面发生接触,尽可能的为汽车提供抓地力。在这种极限状态之下轮胎的性能才会发挥出最大值,也考验着车手对于车辆的控制能力。而随着游戏技术的发展,诸多模拟类赛车游戏也开始加入了这个效果,亦或是在物理参数中进行了体现。而尽管不是模拟类游戏,《驾驶俱乐部》却也加入了这个细节。

细心的玩家可以在车辆高速过弯或者侧滑的时候看一看弯外一侧的轮胎,此时应该会发现车胎胎壁厚度开始比正常情况下有明显的减小,这正是轮胎抵抗车辆过弯时所产生的离心效应的结果。《驾驶俱乐部》在一开始就从参数上体现了这一点,让赛车在过弯时抓地力的极限更加细致和微妙,而在2015年11月下旬的更新中,轮胎变形的画面效果也终于出现。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注意轮胎下半部分的严重变形。

除此之外《驾驶俱乐部》还在其他很多细节上费尽了心思,尽管不是追求模拟真实,但制作组依然从车辆厂商手中取得了尽可能多的数据资料,从而重现各种车型的操控特性。Evolution Studios还搭建了一个虚拟的车辆测功台,以求尽可能完美的重现每一辆车的加速、刹车以及功率输出数据。

这一切的努力结果就是让《驾驶俱乐部》的操作手感成为了一个奇妙的混合体:尽管抓地力极限很高,但是在极限范围内的控制却有不小的难度,同时车辆悬挂对各种过弯动作的反应也令人惊讶的细致。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绘的话就是——上手容易,练好很难。这也的确是“中间路线”风格想要达到了的效果,从这一点上来看,《驾驶俱乐部》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而针对于模拟风格的爱好者对《驾驶俱乐部》操作手感的一些指责,Evolution在2015年春也通过放出了硬核模式的补丁而进行了回答。硬核模式中的赛车特性将大幅度贴近现实,抓地力大大减少,而车辆的惯性效果极其明显。《驾驶俱乐部》本身足够强大的物理引擎基础让它立刻成为了一款硬核模拟类竞速游戏,不少模拟类玩家也对这个模式十分欣赏。可以看出Evolution在手感上的良苦用心,事实上Evolution的制作人员早在先前的多次采访中就提到了这一点,并说:我们的物理引擎是最好的,问题不过在于如何调节到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步而已。就个人感受而言,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硬核模式的妥协程度远远比一般模式低得多。

内容与题材:小众化选材与“性冷淡”风格

说到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这款作品的内容与题材。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驾驶俱乐部》在风格上与《世界街头赛车》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游戏模式与手感上,更体现在车辆的选择上。

和《世界街头赛车》一样,《驾驶俱乐部》同样没有选择同类型不少其他作品中追求收录车辆数量的路线,而寻求了寻找容易被人忽视的小厂精品这条道路。诚然这可能是因为本身对于建模精度的极高追求以及在寻求厂商授权时所遇到的种种局限。但无论如何,《驾驶俱乐部》让人们通过游戏这个平台认识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车型。

比如说来自于克罗地亚的Rimac “Concept One”,这款来自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的纯电动超级跑车拥有1088马力以及1600NM的扭矩。纯电动驱动的它甚至可以在短程加速赛上战胜保时捷的新一代旗舰918 Spyder,乃至曾经的世界最快量产车布加迪Veryon。对于电动车都尚未普及的现在来说一辆电动超级跑车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驾驶俱乐部》的收录则给了人以尝试这款奇特的动力怪物的机会。而这在其他竞速游戏中很难成为车辆收录名单中的优先考虑对象。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这样的电动猛兽,游戏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体验它的唯一途径。

同样追求小众化的还有《驾驶俱乐部》在2015年秋天推出的大型DLC——《驾驶俱乐部 摩托车(Driveclub Bikes)》。相比起汽车而言,摩托车在竞速游戏中的份额就要小上很多,而《驾驶俱乐部》却依然决定发掘这一题材,选择了包括MV Augusta、杜卡迪(Ducati)以及川崎(Kawasaki)等摩托车巨头的最新街车力作,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附加系列。

尽管是大型DLC,但Evolution对车辆建模和手感的高标准也依然延续到了摩托车上,建模依然延续了和汽车一样的精度等级,而同时在视角上也为了应对摩托车的骑乘方式进行了改进。驾驶手感上则偏向于让玩家能直观享受到摩托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强劲的加速度,但同时也要求玩家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来应对会因为车重过轻而猛然抬起的车头。虽然摩托车基本无法完成侧滑漂移,但前轮抬轮和后轮抬轮动作也成为了特技挑战赛中的新项目。总体而言,摩托车DLC的加入也为《驾驶俱乐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摩托车和单机赛事太少了。

摩托车内容的加入大胆并且成功。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而与此同时,《驾驶俱乐部》在我这一个月的感受里,整体的印象却是“性冷淡”这三个字。

和其他一些上来就出现语音来指点如何驾驶,或者播出一段制作精美的短片来解释汽车文化的竞速类作品不同,Driveclub一开始就让你干一件事——驾驶。首先进入一辆崭新的本次AMG GTS跑车之内,在傍晚白雪皑皑的挪威峡湾里展开角逐。本身易于上手的手感也支持让玩家一开始就直接依靠驾驶体验这款游戏的一切,而比赛过程中的背景音乐则干脆设置成了默认关闭,因为Evolution认为他们利用至少16个独立麦克风环绕原型车采集到的引擎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驾驶俱乐部》从一开始就一言不发的把你直接塞进驾驶席,马上开赛,不需要任何讲解,只要获得胜利,取得经验值,这就够了。直接到有些冰冷。

不仅是在对新玩家打招呼的方式上,《驾驶俱乐部》本身的菜单设计也非常直接,不需要任何指引,也不需要任何的赛前调教,你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握方向盘,开始比赛。正如之前所说的一样,不到一分钟你就可以开始一场多人联机对战。相比起现在菜单元素越来越复杂的同类型乃至其他类型作品而言,《驾驶俱乐部》返璞归真到了近乎是街机游戏的地步。

尽管在比赛过程中的音乐是默认关闭的,但此次索尼依然请来了英国电子乐组合Hybrid为《驾驶俱乐部》进行原生作曲。Hybrid本身充满科技感的风格外加主题曲《Be Here Now》冰冷与澄澈同时并存的曲风,在此时也和《驾驶俱乐部》本身的风格产生了呼应。整个游戏都呈现出了一种“性冷淡”一般的感觉:不需要解释关于汽车的任何东西,也不需要解释你需要做什么,只要走到那辆建模精细到令人发指的汽车面前,打开车门,握紧方向盘,踩下油门,去享受快节奏竞赛所带来的挑战,这就是一切。很难说这种直截了当的风格究竟是好是坏,不过这种过于直接风格的确不适合对竞速游戏兴趣并不太狂热的玩家群体。

那么说了这么多,这款游戏给我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

一款佳作,但注定小众

是的,尽管在画面细节上细致入微,在操作手感上几经推敲,但《驾驶俱乐部》过于注重驾驶体验的风格与相对来说不够突出的经验值体系最终使得它依然在风格上不那么容易被一般玩家所接受。虽然在手感、游戏模式等诸多元素上与精神意义上的前身《世界街头赛车》拥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驾驶俱乐部》则更加注重于驾驶本身的感受,经验值系统也更多成为了线上对抗的辅助工具。这也许的确是《驾驶俱乐部》想要在如今众多娱乐向竞速类游戏中走出的一条全新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受众与前景的确很难确定。

在Evolution的关闭前夕,索尼欧洲部高管曾经说过“如今的竞速游戏的确越来越难做”。这句话在现在听来别有意味,《驾驶俱乐部》的确想要尝试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在《世界街头赛车》等同风格前辈的基础上开展除一片全新的领域与市场。但游戏本身对细节和其他方面的追求所造成的浩大的工程量让它经历了多次延期之后依然无法处于完工状态,因此导致的前期口碑崩盘即使是后期的补全升级也无法挽回。也许再给Evolution几年机会,新一代《驾驶俱乐部》可能就会完全顾及到这些不足,成为一款直接、细致并且受人赞誉的佳作。但是目前游戏市场的环境之残酷却没能给予Evolution这样的机会,最终在去年3月下旬被索尼正式宣布关闭。

driveclub俱乐部 steam 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评测

但不论如何,《驾驶俱乐部》是一款拥有自身鲜明特色,并且在多次更新之后显示了真正的质量水平的佳作。尽管许多方面依然需要完善却也不可能有完善的那一天,但它在寻找娱乐向竞速作品中的全新风格上的尝试依然令人赞赏,它也是一款不应该只在各种竞速游戏画面对比中才被人记起的作品。

在《驾驶俱乐部》最后一次付费DLC更新中,Evolution加入了苏格兰的爱丁堡老城城市赛道。爱丁堡上一次被收录到竞速游戏中还是在2003年的《世界街头赛车2》中,漫步在高清化的英伦古城中的玩家也许不会意识到《驾驶俱乐部》可以称得上《世界街头赛车》的后继者。但它所做出的努力尝试,却最终将会被人——至少是我,所牢牢记住。

最后,希望Evolution能在新东家Codemasters的管理下做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竞速游戏,也希望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总的来说,Steam版《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仍然是一款值得一试的好游戏。其中精良的画面表现、丰富的赛车内容和多种游戏模式都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多人模式也很不错,玩家可以和其他车手一较高下,体验到更加刺激的竞速乐趣。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小bug和优化问题,但总体来说《驾驶俱乐部:终极体验》在Steam平台上仍然是一款极具价值的赛车游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